
備註:LINE 台灣永續資訊揭露於每年6月更新,資訊截止於每年3月31日。
故此份 2025更新版,更新數據截止於2025年3月底。 其中2024年4月到2025年3月底之更新項目以粗體格式呈現。
故此份 2025更新版,更新數據截止於2025年3月底。 其中2024年4月到2025年3月底之更新項目以粗體格式呈現。
我們的承諾
落實數位治理:打造值得信賴,安心使用的生活平台。
驅動人才永續:形塑多元共融文化,培育年輕世代的數位人才。
強化社會韌性:開放 LINE 生態系資源,攜手各界應對全球變局的挑戰。
落實數位治理:致力打造值得信賴,安心使用的生活通訊平台。
資安管理
呼應總部政策,LINE 台灣於2014年即成立專責資安團隊,並於2022年指派資訊安全長(Chief Information Security Officer),負責導入國際資訊安全標準並落實資訊安全治理,同年通過 ISO 資訊安全與個資保護雙項驗證,並積極參與推動國內資訊安全治理相關活動,2024年6月成立人工智慧管理委員會。
* LINE 總部成立專責團隊強化「資安管理」之外,也同步成立集團資安長會議,將服務與內部管理從設計、開發、營運以及事件應變等的納入資訊安全治理框架,並透過資安長會議與資料保護長(DPO)部門協作,從資訊安全與隱私保護雙軌並進管理集團個資使用。
* LINE 台灣於2022年初通過「ISO 27001資訊安全管理系統標準」及「ISO 27701隱私資訊管理系統」雙項驗證,近年來除持續維護驗證範圍之外,也導入資訊安全成熟度框架,落實整體資安治理以提升整體安全成熟度。
* 對內建立隱私審查流程(Privacy Impact Assessment),設置專真的隱私策略團隊與提升員工資料保護與隱私合規意識。對外啟用「LINE Privacy Day 2022」活動網站,並落實 LINE 資安漏洞回報獎金計畫。
* 因應2023年11月日本總部因受其委託提供雲端服務之 Naver Cloud 其下包廠商,發生未經授權存取公司系統導致個資外洩的事件,LINE 台灣除配合總部強化安全管控措施,包括全面性更換認證系統、導入雙因子認證機制(2 Factor Authentication)、分割或停用 Naver Cloud 提供之雲端服務系統、修正外包廠商的管理程序,透過教育訓練強化員工資安意識。
* 2024年開始強化供應鏈安全,除對供應商進行年度資訊安全查核之外,也針對供應商進行資訊安全教育訓練,並強化供應商的存取安全管理。
* 積極參與推動國內資訊安全治理相關活動,除了參與台灣資安主管聯盟外,也同時擔任台灣數位信任協會理事,共同推廣數位平台的安全治理,打造可信任的數位環境。
* 2024年6月成立人工智慧管理委員會,管理AI模型發展策略與資料利用,確保在發展AI應用的同時能保護用戶隱私、遵循AI最佳實務並避免損害用戶權益。
* LINE 總部成立專責團隊強化「資安管理」之外,也同步成立集團資安長會議,將服務與內部管理從設計、開發、營運以及事件應變等的納入資訊安全治理框架,並透過資安長會議與資料保護長(DPO)部門協作,從資訊安全與隱私保護雙軌並進管理集團個資使用。
* LINE 台灣於2022年初通過「ISO 27001資訊安全管理系統標準」及「ISO 27701隱私資訊管理系統」雙項驗證,近年來除持續維護驗證範圍之外,也導入資訊安全成熟度框架,落實整體資安治理以提升整體安全成熟度。
* 對內建立隱私審查流程(Privacy Impact Assessment),設置專真的隱私策略團隊與提升員工資料保護與隱私合規意識。對外啟用「LINE Privacy Day 2022」活動網站,並落實 LINE 資安漏洞回報獎金計畫。
* 因應2023年11月日本總部因受其委託提供雲端服務之 Naver Cloud 其下包廠商,發生未經授權存取公司系統導致個資外洩的事件,LINE 台灣除配合總部強化安全管控措施,包括全面性更換認證系統、導入雙因子認證機制(2 Factor Authentication)、分割或停用 Naver Cloud 提供之雲端服務系統、修正外包廠商的管理程序,透過教育訓練強化員工資安意識。
* 2024年開始強化供應鏈安全,除對供應商進行年度資訊安全查核之外,也針對供應商進行資訊安全教育訓練,並強化供應商的存取安全管理。
* 積極參與推動國內資訊安全治理相關活動,除了參與台灣資安主管聯盟外,也同時擔任台灣數位信任協會理事,共同推廣數位平台的安全治理,打造可信任的數位環境。
* 2024年6月成立人工智慧管理委員會,管理AI模型發展策略與資料利用,確保在發展AI應用的同時能保護用戶隱私、遵循AI最佳實務並避免損害用戶權益。
網路濫用應對
身為具有影響力的數位平台,重視自身應對網路濫用的責任,關注帳號盜取/詐騙,錯假訊息,性私密影像外流與兒少網安等議題,透過合作機制或產品面的措施,及多元宣導回應社會責任。
合作機制 l 產品措施
應對詐騙 l 帳號盜取
2023年展開聯防機制,已處置25,522個涉詐帳號。
* 嚴格把關站內廣告的直接投放 ,投資型商品之廣告只開放給經金管會核准之金融機構所提供的投資型商品,要求廣告主確保廣告內容符合所有適用法規。
* 投信投顧法2023年中修法迄今,接獲 0 個下架通知。
* 自2025年起,所有廣告上都將必須揭露委刊與出資者等必要資訊,落實實名制。* 於單向溝通情境(例如有陌生好友丟訊息時)加註警語,更新到14.20.0版本後,如果此陌生好友是海外用戶時,還會跳出「此為非台灣門號註冊之帳號,請留意潛在的詐騙行為」。
* 針對用戶被釣魚盜取帳號,於2025年3月推出新功能:「再次登入」。* 2023年開始主動掃盪以加快處置高風險帳號,並與台北市電腦公會攜手展開公私協力的聯防機制,與執法單位共同抗詐(包括165合作通道, 高檢署, 調查局與刑事警察局,數發部等)。
* 到2024年10月底,處理11,451 個涉詐帳號。
* 2024 年11月上線自動化系統處理涉詐帳號停權需求,量能與處理效率提升,擴展產業聯防範疇,2025年3月將電商產業納入聯防機制。
* 截至2025年3月底,自動化系統已處置14,071個涉詐帳號。2024年開始與網路管理組織以及電信業者合作,主動偵測、封鎖及下架釣魚網站,保護用戶安全。
應對性私密影像外流
2023年展開案件處理與建立合作通道,已處理13,258件。
826件 (自 2023/08/28 收到第一筆案件 ~ 2025/3月底)。
12,432件 (2023/01/01 ~ 2025/3/31)。
多元宣導
LINE App 安心使用教學系列:自2014 年開始,與用戶溝通保護 LINE 個人帳號與安全設定。
* 以圖文或短影片等形式,拆解釣魚等各式手法避免帳號被騙取,溝通保護帳號,防範詐騙與安全設定等相關觀念。
* 透過 LINE 多元社群管道進行宣導,於2024年6月進行蓋板,邀請超人氣貼圖角色「胖鯊魚鯊西米」呼籲大家慎防帳號盜取。
年度網路安全宣導:自2016年開始,每年下半年推動網路安全教育宣導。
* 代表性年度計劃包括2021年與 iWIN 共同發起「兒少網安計畫」宣導月,推出沉浸式解謎遊戲—「狼人殺了沒」,獲2022年行銷傳播貢獻獎「社會責任獎」及「年度傑出公益行銷獎」。2022年推出「投資航海冒險家」破解投資詐術。
* 2024年與數發部推出「防詐動態警報」,活動官方帳號由數發部持續營運,貢獻打詐。
LINE 數位當責計畫:自2019年開始,累計執行線上與線下235場活動,參與207萬人次。
* LINE 訊息查證官方帳號 VOOM 每周一則謠言澄清,並對重要議題進行系列主題宣導,另串聯 LINE TODAY 刊登查核機構的查核文章。
* 與各種專業夥伴合作,藉由動畫、遊戲、影片、DM、心理測驗、繪本等多元方式,透過線上與線下雙軌並行的媒介,與全年齡層的受眾溝通對抗錯假訊息,防範網路詐騙,維護兒少網安:
-iWIN 網路內容防護機構 l TCA 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與 iWIN 在2017年針對兒少網安的宣導開始展開合作,爾後透過校園宣導,夏日親子網安活動,與資訊月等活動做三個議題的宣導,並持續展開包括心理測驗等多元合作。於2024年攜手推出《網安占「心」術│#in謎局國度》 互動遊戲揭露兒少私密影像外流陷阱。
-均一教育平台:2020年合作推出「科學媒體素養」課程,舉辦教師教學研習營。2024年上架「擁網,值錢?未成年網路求職 違法易上當?」。
-PaGamO遊戲學習平台:2020年展開「真假糾察隊」官方任務的合作。2021年推出 LINE 『趣玩學素養』 獨立專屬世界。
-台灣展翅協會:於2021年合作製作「找我很容易」繪本-和孩子談網路隱私,持續參與其兒少網安論壇,2024年支持「網路叢林大冒險-兒童人權暨防制網路兒少性剝削特展」 。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於2022開始合作推出謠言澄清影片,並於2024年支持青年查證挑戰賽[國際場]。
-MyGoPen:於2022開始推出謠言澄清影片,並在2023年合作推出反詐騙 DM 。
- 「好膽麥詐」與「防詐培訓營」系列:集結 LINE, Meta, MyGoPen, CIB 刑事警察局, TCA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合作,2024年4月推出《好膽麥詐》 ,共13支防詐精華短片系列 ,2024年6月共同推出「防詐培訓營」線上遊戲,讓用戶深入了解詐騙話術與手法!
備註:《好膽麥詐 2.0》防詐再出擊,集結 LINE, Meta, MyGoPen, CIB 刑事警察局, TCA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Dcard與台灣數位安全發展協會合作,於2025年4月推出共10支短片。
LINE App 安心使用教學系列:自2014 年開始,與用戶溝通保護 LINE 個人帳號與安全設定。
* 以圖文或短影片等形式,拆解釣魚等各式手法避免帳號被騙取,溝通保護帳號,防範詐騙與安全設定等相關觀念。
* 透過 LINE 多元社群管道進行宣導,於2024年6月進行蓋板,邀請超人氣貼圖角色「胖鯊魚鯊西米」呼籲大家慎防帳號盜取。
年度網路安全宣導:自2016年開始,每年下半年推動網路安全教育宣導。
* 代表性年度計劃包括2021年與 iWIN 共同發起「兒少網安計畫」宣導月,推出沉浸式解謎遊戲—「狼人殺了沒」,獲2022年行銷傳播貢獻獎「社會責任獎」及「年度傑出公益行銷獎」。2022年推出「投資航海冒險家」破解投資詐術。
* 2024年與數發部推出「防詐動態警報」,活動官方帳號由數發部持續營運,貢獻打詐。
LINE 數位當責計畫:自2019年開始,累計執行線上與線下235場活動,參與207萬人次。
* LINE 訊息查證官方帳號 VOOM 每周一則謠言澄清,並對重要議題進行系列主題宣導,另串聯 LINE TODAY 刊登查核機構的查核文章。
* 與各種專業夥伴合作,藉由動畫、遊戲、影片、DM、心理測驗、繪本等多元方式,透過線上與線下雙軌並行的媒介,與全年齡層的受眾溝通對抗錯假訊息,防範網路詐騙,維護兒少網安:
-iWIN 網路內容防護機構 l TCA 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與 iWIN 在2017年針對兒少網安的宣導開始展開合作,爾後透過校園宣導,夏日親子網安活動,與資訊月等活動做三個議題的宣導,並持續展開包括心理測驗等多元合作。於2024年攜手推出《網安占「心」術│#in謎局國度》 互動遊戲揭露兒少私密影像外流陷阱。
-均一教育平台:2020年合作推出「科學媒體素養」課程,舉辦教師教學研習營。2024年上架「擁網,值錢?未成年網路求職 違法易上當?」。
-PaGamO遊戲學習平台:2020年展開「真假糾察隊」官方任務的合作。2021年推出 LINE 『趣玩學素養』 獨立專屬世界。
-台灣展翅協會:於2021年合作製作「找我很容易」繪本-和孩子談網路隱私,持續參與其兒少網安論壇,2024年支持「網路叢林大冒險-兒童人權暨防制網路兒少性剝削特展」 。
-台灣事實查核中心:於2022開始合作推出謠言澄清影片,並於2024年支持青年查證挑戰賽[國際場]。
-MyGoPen:於2022開始推出謠言澄清影片,並在2023年合作推出反詐騙 DM 。
- 「好膽麥詐」與「防詐培訓營」系列:集結 LINE, Meta, MyGoPen, CIB 刑事警察局, TCA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合作,2024年4月推出《好膽麥詐》 ,共13支防詐精華短片系列 ,2024年6月共同推出「防詐培訓營」線上遊戲,讓用戶深入了解詐騙話術與手法!
備註:《好膽麥詐 2.0》防詐再出擊,集結 LINE, Meta, MyGoPen, CIB 刑事警察局, TCA台北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Dcard與台灣數位安全發展協會合作,於2025年4月推出共10支短片。
驅動人才永續:以數位產業永續為使命,促進多元共融,培育年輕世代人才。
對內:AI 賦能與多元共融工作文化
推動 AI 賦能,並持續打造多元(Diversity)、公平(Equity)、共融(Inclusion)的職場環境,連續榮獲2023與2024年「IT Matters Award 最佳雇主獎」,2024年離職率10.7%。
*為促進組織韌性,推動 AI 賦能,協助同仁掌握多元 AI 工具於日常工作的應用,涵蓋會議支援、翻譯、以及財務與人資等內部行政流程之優化等等。還以生成式 AI 為主題進行內部創新競賽,同時納入資訊安全與合規使用的重點指引,生成式 AI 使用時應避免輸入個人資料與機密資訊,亦推動 AI 工具內部治理政策,鼓勵使用經核准之內部工具,並提醒注意智慧財產權、肖像權及錯誤生成等風險。
* 尊重每位員工的背景與需求,致力建構多元開放工作環境:推行混合辦公模式(Hybrid Work Mode),讓員工依個人生活型態彈性安排工作,並提供語言、運動、育兒等津貼與多元課程資源,包括 MBTI 職場溝通與 AI 賦能等熱門主題,累計學習時數達8,680.91小時。針對懷孕員工與育有三歲以下子女的同仁,提供全遠距工作選項、哺集乳設施或工時調整彈性,已有45位女性與9位男性申請育嬰假。
* 重視員工平等發展機會與權益保障:落實性別平等、反歧視與反性騷擾政策,並舉辦職場性騷擾與不法侵害防治講座(141人次參與)。2024年男女員工性別比例為 1:1.42,主管性別比例為 1:1.05。透過「Work Life Coach」生活教練計畫與員工協助方案(EAP),提供心理、法務與職涯諮詢,幫助同仁處理生活或工作議題,共552人次受益。
* 積極營造讓每位員工都能安心表達自我、參與其中的職場共融文化:透過季度員工意見調查(LiVe Survey)、全員大會(TownHall)與「Better LINE 員工提案獎勵計畫」,促進溝通與優化行動。新進員工可透過「LINE Mate」制度快速融入團隊,並舉辦多元共融主題活動,累計參與人次達240。
* 優渥完善的福利制度:提供彈性休假、鼓勵社會參與的志工假(累計 892 小時)與「Refresh Leave」充電假等優於法規的假期制度,提供免費流感疫苗接種服務(201名員工參與),並榮獲台灣疫苗推動協會2024第九屆企業防疫聯盟-防疫尖兵銀獎。
*為促進組織韌性,推動 AI 賦能,協助同仁掌握多元 AI 工具於日常工作的應用,涵蓋會議支援、翻譯、以及財務與人資等內部行政流程之優化等等。還以生成式 AI 為主題進行內部創新競賽,同時納入資訊安全與合規使用的重點指引,生成式 AI 使用時應避免輸入個人資料與機密資訊,亦推動 AI 工具內部治理政策,鼓勵使用經核准之內部工具,並提醒注意智慧財產權、肖像權及錯誤生成等風險。
* 尊重每位員工的背景與需求,致力建構多元開放工作環境:推行混合辦公模式(Hybrid Work Mode),讓員工依個人生活型態彈性安排工作,並提供語言、運動、育兒等津貼與多元課程資源,包括 MBTI 職場溝通與 AI 賦能等熱門主題,累計學習時數達8,680.91小時。針對懷孕員工與育有三歲以下子女的同仁,提供全遠距工作選項、哺集乳設施或工時調整彈性,已有45位女性與9位男性申請育嬰假。
* 重視員工平等發展機會與權益保障:落實性別平等、反歧視與反性騷擾政策,並舉辦職場性騷擾與不法侵害防治講座(141人次參與)。2024年男女員工性別比例為 1:1.42,主管性別比例為 1:1.05。透過「Work Life Coach」生活教練計畫與員工協助方案(EAP),提供心理、法務與職涯諮詢,幫助同仁處理生活或工作議題,共552人次受益。
* 積極營造讓每位員工都能安心表達自我、參與其中的職場共融文化:透過季度員工意見調查(LiVe Survey)、全員大會(TownHall)與「Better LINE 員工提案獎勵計畫」,促進溝通與優化行動。新進員工可透過「LINE Mate」制度快速融入團隊,並舉辦多元共融主題活動,累計參與人次達240。
* 優渥完善的福利制度:提供彈性休假、鼓勵社會參與的志工假(累計 892 小時)與「Refresh Leave」充電假等優於法規的假期制度,提供免費流感疫苗接種服務(201名員工參與),並榮獲台灣疫苗推動協會2024第九屆企業防疫聯盟-防疫尖兵銀獎。
對外:培育新世代數位人才
深知人才是推動台灣數位產業永續發展的關鍵,積極投入校園計畫與實務培育,至今已吸引 4,438 人次青年學子參與,助力新世代與產業接軌。
* LINE FRESH:自2014年起推動,2020年轉型為校園競賽,結合地方創生、責任消費、青銀共創等議題,鼓勵學生運用 LINE 生態圈資源提出創新解方。四屆競賽共有4,288人次學生參與,並由142人次 LINE 員工擔任輔導與評審,展現企業對人才培育的高度參與。2024年「青銀共創」主題競賽中,97%參賽學生表示對議題的認識提升,展現 LINE FRESH 促進青年世代社會參與的影響力。
* LINE TECH FRESH 技術新星人才計劃:自2018年啟動,招募資訊背景學生進行為期一年的實習,直接參與跨國專案研發,與全球團隊協作,深化技術實戰經驗, 學子展現傑出,近期參與於 MarTech 領域提升行銷模型效能,也在自然語言處理專案中協助優化資料增強流程,亦支援推動 AI 決策透明化。該計劃至今已有150位學生參與,並維持10% 轉正率,為業界輸送即戰力人才。
* LINE FRESH:自2014年起推動,2020年轉型為校園競賽,結合地方創生、責任消費、青銀共創等議題,鼓勵學生運用 LINE 生態圈資源提出創新解方。四屆競賽共有4,288人次學生參與,並由142人次 LINE 員工擔任輔導與評審,展現企業對人才培育的高度參與。2024年「青銀共創」主題競賽中,97%參賽學生表示對議題的認識提升,展現 LINE FRESH 促進青年世代社會參與的影響力。
* LINE TECH FRESH 技術新星人才計劃:自2018年啟動,招募資訊背景學生進行為期一年的實習,直接參與跨國專案研發,與全球團隊協作,深化技術實戰經驗, 學子展現傑出,近期參與於 MarTech 領域提升行銷模型效能,也在自然語言處理專案中協助優化資料增強流程,亦支援推動 AI 決策透明化。該計劃至今已有150位學生參與,並維持10% 轉正率,為業界輸送即戰力人才。
強化社會韌性:開放 LINE 生態系資源,攜手各界應對全球變局的挑戰。
扶植新創
2015年啟動 LINE PROTOSTAR 新星計劃,已支持超過60間團隊上線。
* 為新創團隊提供平台資源、技術諮詢及行銷支持,讓更多獨特創意與 LINE 生態圈結合。
* 代表性案例包括2023年由 LINE 協助引進策略投資人裕隆集團,「LINE TAXI」升級為新品牌「LINE GO」。還有線上預約垃圾清運服務「Tracle 垃可」,循環包材服務「PackAge+配客嘉」,跨國行動電源租借平台「ChargeSPOT」與協助媒合醫院與居家看護的「Home 心」等等。
* 為新創團隊提供平台資源、技術諮詢及行銷支持,讓更多獨特創意與 LINE 生態圈結合。
* 代表性案例包括2023年由 LINE 協助引進策略投資人裕隆集團,「LINE TAXI」升級為新品牌「LINE GO」。還有線上預約垃圾清運服務「Tracle 垃可」,循環包材服務「PackAge+配客嘉」,跨國行動電源租借平台「ChargeSPOT」與協助媒合醫院與居家看護的「Home 心」等等。
支援個類型組織數位應用
支援非營利組織運用 LINE 數位解決方案進行倡議或資源募集,總共15個公益帳號上線。
公益帳號
* 首個公益帳號「愛捐血」 :為協助緩解因高齡化與少子化引發的血荒議題,LINE 與台灣血液基金會在2016年10月推出「愛捐血」 。爾後五輛 LINE FRIENDS 主題限定捐血車從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30日總共完成超過2000場募血任務,募得超過28.8萬袋血,成功吸引年輕世代關注。隨捐血運動於2024年邁入50 週年,LINE 與台灣血液基金會邀請「啾波麻糬」攜手「血寶寶」推出「一起成為捐血英雄!」的免費貼圖,上線當日「愛捐血」即增加22萬餘好友,最終新增超過82萬好友。2024年1月 LINE 台灣也與位於內湖的宏匯瑞光大樓共同合辦捐血活動,共募集 121 袋熱血。
* 目前已上線15個公益帳號包括「急難救助」類:醫療財團法人台灣血液基金會(台灣血液基金會)的「愛捐血」、國家災害防治科技中心。「媒體識讀」類:Cofacts、 iWIN 網路內容防護機構「iWIN 網安預言家」、 LINE 訊息查證、 MyGoPen、 PaGamO 、 Teach For Taiwan 為台灣而教、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其他」類:TIP 華人心理治療基金會的「身心靈花園」、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TCPU 的「心宅配」、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家扶基金會)、喜憨兒基金會、財團法人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現代婦女基金會)。
* 為促進公益數位交流,於2024年8月首次舉辦 NPO 茶會,29家非營利組織參與交流 LINE 數位解決方案的應用。
公益貼圖
* 發展契機:貼圖團隊2020年與衛生福利部推出「衛福部 X LINE 台灣 防疫宣導貼圖」,2021年正式展開「公益貼圖計畫」,每年與一家公益團體合作,透過貼圖進行社會倡議與募款支持
* 2021年與家扶基金會合作。2022年與現代婦女基金會合作。2023年攜手「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推動「情感教育」培養正向溝通能力。2024年攜手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聯合勸募,建立捐款認知,讓助人資源投入真正有需要的地方。備註:2025年將與蒲公英希望基金會合作。
除了非營利組織,源於因應 Covid-19 疫情所造成之衝擊,LINE 以數位解決方案協助中小店家、政府單位、學校與醫療院所等單位,加速數位轉型與應用,持續至今,其中已支持超過1000間中小店家數位轉型。
針對中小型店家
* 「 LINE 台灣中小企業數位轉型應援計畫」 2021年啟動 ,榮獲2024奇點獎永續影響力類「最佳社會永續影響力獎」銀獎,挹注超過5000萬資金,投入各種資源輔導扶持全台1000間中小店家數位應用。
* 「 LINE 數位創生計劃」集結應援中小企業進行數位轉型或升級的理念,培育年輕人才發揮創意與接軌實務的初衷,以及以城市級規模的行銷應用來促進產業發展,於2023年展開「今天就回嘉」 與「今天就出花」 兩部曲,因2024年0403大地震重創花蓮影響當地民生,以 「挺花蓮,再出花」活動邀請用戶用購買行動支持花蓮,針對加入專案的店家官方帳號延長補助計畫至2024年底。《LINE 數位轉型系統》結合數位轉型輔導與地方數位創生,2024年一舉奪下「第八屆資誠永續影響力獎」企業組銅獎。
* 「一站式 AI 語音預約服務」於2024年5月推出,透過碩網資訊整合台灣大「行動市話」、LINE 「 AI 語音預約服務」與 inline 「線上訂位系統」,用戶撥打店家電話或店家 LINE 官方帳號,24小時都可透過 AI 語音完成預約。
針對特定產業
* 「LINE 官方帳號數位校園計畫」2022年推出,以數位工具協助親師生的協作和溝通。
* 「一站式遠距醫療新服務」由 LINE 攜手「健康益友」於2024年6月推出,透過健康益友整合醫療資訊系統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讓患者用 LINE 完成預約、支付、虛擬健保卡驗證、看診,簡化視訊診療流程。
公益帳號
* 首個公益帳號「愛捐血」 :為協助緩解因高齡化與少子化引發的血荒議題,LINE 與台灣血液基金會在2016年10月推出「愛捐血」 。爾後五輛 LINE FRIENDS 主題限定捐血車從2020年3月至2022年6月30日總共完成超過2000場募血任務,募得超過28.8萬袋血,成功吸引年輕世代關注。隨捐血運動於2024年邁入50 週年,LINE 與台灣血液基金會邀請「啾波麻糬」攜手「血寶寶」推出「一起成為捐血英雄!」的免費貼圖,上線當日「愛捐血」即增加22萬餘好友,最終新增超過82萬好友。2024年1月 LINE 台灣也與位於內湖的宏匯瑞光大樓共同合辦捐血活動,共募集 121 袋熱血。
* 目前已上線15個公益帳號包括「急難救助」類:醫療財團法人台灣血液基金會(台灣血液基金會)的「愛捐血」、國家災害防治科技中心。「媒體識讀」類:Cofacts、 iWIN 網路內容防護機構「iWIN 網安預言家」、 LINE 訊息查證、 MyGoPen、 PaGamO 、 Teach For Taiwan 為台灣而教、台灣事實查核中心、均一平台教育基金會。「其他」類:TIP 華人心理治療基金會的「身心靈花園」、社團法人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 TCPU 的「心宅配」、財團法人台灣兒童暨家庭扶助基金會(家扶基金會)、喜憨兒基金會、財團法人現代婦女教育基金會(現代婦女基金會)。
* 為促進公益數位交流,於2024年8月首次舉辦 NPO 茶會,29家非營利組織參與交流 LINE 數位解決方案的應用。
公益貼圖
* 發展契機:貼圖團隊2020年與衛生福利部推出「衛福部 X LINE 台灣 防疫宣導貼圖」,2021年正式展開「公益貼圖計畫」,每年與一家公益團體合作,透過貼圖進行社會倡議與募款支持
* 2021年與家扶基金會合作。2022年與現代婦女基金會合作。2023年攜手「台灣性別平等教育協會」 推動「情感教育」培養正向溝通能力。2024年攜手中華社會福利聯合勸募協會-聯合勸募,建立捐款認知,讓助人資源投入真正有需要的地方。備註:2025年將與蒲公英希望基金會合作。
除了非營利組織,源於因應 Covid-19 疫情所造成之衝擊,LINE 以數位解決方案協助中小店家、政府單位、學校與醫療院所等單位,加速數位轉型與應用,持續至今,其中已支持超過1000間中小店家數位轉型。
針對中小型店家
* 「 LINE 台灣中小企業數位轉型應援計畫」 2021年啟動 ,榮獲2024奇點獎永續影響力類「最佳社會永續影響力獎」銀獎,挹注超過5000萬資金,投入各種資源輔導扶持全台1000間中小店家數位應用。
* 「 LINE 數位創生計劃」集結應援中小企業進行數位轉型或升級的理念,培育年輕人才發揮創意與接軌實務的初衷,以及以城市級規模的行銷應用來促進產業發展,於2023年展開「今天就回嘉」 與「今天就出花」 兩部曲,因2024年0403大地震重創花蓮影響當地民生,以 「挺花蓮,再出花」活動邀請用戶用購買行動支持花蓮,針對加入專案的店家官方帳號延長補助計畫至2024年底。《LINE 數位轉型系統》結合數位轉型輔導與地方數位創生,2024年一舉奪下「第八屆資誠永續影響力獎」企業組銅獎。
* 「一站式 AI 語音預約服務」於2024年5月推出,透過碩網資訊整合台灣大「行動市話」、LINE 「 AI 語音預約服務」與 inline 「線上訂位系統」,用戶撥打店家電話或店家 LINE 官方帳號,24小時都可透過 AI 語音完成預約。
針對特定產業
* 「LINE 官方帳號數位校園計畫」2022年推出,以數位工具協助親師生的協作和溝通。
* 「一站式遠距醫療新服務」由 LINE 攜手「健康益友」於2024年6月推出,透過健康益友整合醫療資訊系統 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讓患者用 LINE 完成預約、支付、虛擬健保卡驗證、看診,簡化視訊診療流程。
危急時刻的即時通報
在急難救助的議題上,台灣與日本工程團隊一起開發 LINE 安全通報,用戶可在無法即時聯繫親友時快速報平安。
* 「LINE 安全通報」是全國性服務,在芮氏規模6(含)以上且造成嚴重損害的地震發生、影響強烈且造成嚴重損害的颱風或其他情況嚴重的大型事件時,系統會開啟 LINE 安全通報 。
* LINE 台灣於2022年台東大地震正式上線 LINE 安全通報,2024年4月因花蓮大地震開啟 LINE 安全通報。
* 「LINE 安全通報」是全國性服務,在芮氏規模6(含)以上且造成嚴重損害的地震發生、影響強烈且造成嚴重損害的颱風或其他情況嚴重的大型事件時,系統會開啟 LINE 安全通報 。
* LINE 台灣於2022年台東大地震正式上線 LINE 安全通報,2024年4月因花蓮大地震開啟 LINE 安全通報。
里程碑

Description for the title of the image item